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蔬菜園地 >> 瀏覽文章
近段時間以來,氣溫緩慢下降,保溫工作成為重中之重。溫度變,棚室環境也隨之變化,植株新陳代謝速度降低,病害發生類型等也會改變,因此,與之相應的防病、用藥也應隨機應變。
病害變防治措施跟著變
溫度降低后,菜農在夜間下放保溫被保溫,棚室密閉性增強,棚內濕度增加,由此,喜低溫、高濕型病害會陸續進入高發期。對此,菜農應結合植株抗病性種類,及時改變防病藥劑種類,有針對性地預防、防治高發病害。如霜霉病、灰霉病、灰葉斑病、細菌性斑疹病、細菌性流膠等病害即將進入高發期,對此,菜農應著重加以預防。
同時,蔬菜新陳代謝速度降低,吸收、轉運、代謝藥液的速度也降低。因此,菜農用藥時,還應合理把握用藥濃度、方式及時間,盡量減少藥害發生。建議菜農防病用藥時,需要充分考慮病害類型、植株長勢、棚室環境等,多病混發時注意優先防治發病重的病害,靈活調整藥劑濃度避免弱勢植株產生藥害。同時,還應選擇用水量少的噴藥方式,如彌霧機、智能噴藥機等。除溫度因素外,菜農最好在14時以后進行噴藥,確保棚室密閉以前藥液被充分吸收,以免增加夜間棚內濕度。
另外,菜農還應充分考慮天氣因素,及時關注天氣預報,在連續陰雨天氣來臨前,提前做好高發病害的預防工作。
點花藥濃度增加
溫度降低后,增加點花藥濃度的原因有三:一是水分蒸發慢。溫度低水分蒸發慢,菜農在點花后,藥液中的水分散失很慢,甚至濕度大時,點花藥的濃度還會有所降低。二是蔬菜新陳代謝慢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,溫度越低蔬菜新陳代謝速度越慢,也就意味著蔬菜點花后,藥液被吸收的速度降低。同時,與高溫季節相比,在同樣濃度點花藥作用下,低溫季節蔬菜新陳代謝慢,吸收的點花藥量也會減少。三是點花藥濃度過低會影響果實正常發育。點花藥濃度過高,會造成果實畸形,或者是隨著溫度升高,植株生長加快,這類物質就會被運輸到生長點部位,造成蔬菜新葉皺縮、不舒展,嚴重時呈雞爪狀,呈現出激素中毒的癥狀。相反,濃度過低會導致蔬菜坐果率降低,或坐果后果實發育不良。